如何提高母猪配种率?


发布时间:

2019-04-11

猪场的效益高低 对于规模化猪场来说,提高能繁母猪年出栏仔猪数量是关键。要想提高能繁母猪年出栏仔猪数量,首先要提高母猪的配种受胎率。那么如何提高母猪的配种受

       猪场的效益高低 对于规模化猪场来说,提高能繁母猪年出栏仔猪数量是关键。要想提高能繁母猪年出栏仔猪数量,首先要提高母猪的配种受胎率。那么如何提高母猪的配种受胎率呢?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几个方面,供大家参考。
 
  1、后备母猪的选择与饲养:母系以繁殖性状为主选性状,兼顾肥育性状。背腰偏凹,肚腹较大,肢蹄较结实,行走正常,外阴发育较好,大小基本适中,乳头数6对及以上。特性产仔数高,分娩容易,难产少,仔猪整齐度高,耐粗饲,使用寿命长,终身窝产仔数高的母猪(比如天兆二元母猪)。在采取断奶时、85千克和配种前3次选择,以断奶时、85千克体重选择为主,配种前选择为辅。
 
  要提前做好预防后备母猪不发情的措施,像合理营养、饲养方式、环境温度、利用公猪早期诱情、等方面的预防措施工作,要加强妊娠母猪及分娩前分娩后母猪的饲养管理,避免母猪难产及影响仔猪存活力。
 
  2、种公猪的选择与饲养:父系以肥育性状和胴体性状为主选性状,背腰平直或微凹,肚腹稍大,中躯较短,肢蹄较结实,睾丸发育较好。左右对称;包皮稍大,轻度积尿。特性适应性强、日增重快、饲料转化率高、肌间脂肪比例高、后躯丰满、体长、粗壮结实(比如天兆杜洛克公猪)。
 
  对于种公猪,要加强饲养管理,定期检查公猪精液质量,及时调教,合理利用,配种跟采精不宜过于频繁,还有就是要合理更换种公猪,公猪年更替率为100%。
 
  3、要适时配种。种母猪一般在5-6个月时出现初次发情,但不排卵。第一次排卵为初情期,标志小母猪性成熟。第一次发情时排卵数目少,身体其他器官和组织的发育未完全成熟,故一般在240天后第二或第三次发情时配种。
 
  以上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如何提高母猪配种率的几个因素,可以看出除了对于种猪的饲养以外,种猪的选择对于母猪